网站使用帮助 哈工导航 哈工问卷
扎实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为全市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作者:admin 2015-07-14 11:02
  • 阅读(6248) 评论(0)

扎实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为全市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哈尔滨市总工会

 2014年8月25日

 

  近年来,哈尔滨市总工会紧紧围绕全总、省总工会关于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实际,在全市各行各业广泛开展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团结带动广大职工紧紧围绕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研发等方面,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协作、技术发明、技术交流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为加快实现哈尔滨科学发展新跨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强势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

  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是推进发展的重要举措。哈尔滨市总工会高度重视,组织专门力量研究部署,坚持“四个保障”推进落实。一是组织保障。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人大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朴逸任组长,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方春梅、副主席彭利任副组长,市总工会经济工作部、技协办等负责人为成员组成。各区县(市)总工会、各委办局工会、各企业工会也相应成立了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指导小组。二是推进保障。制定了《哈尔滨市总工会在全市企事业单位中开展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和具体职责。工会负责指导全面创建工作,协助做好“劳模创新工作室”组建、设备配备、人员安排、阵地建设、资金保障及总结交流、经验推广等工作。在各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下,领导小组对全市劳模先进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组织召开专项工作部署会,切实把做好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作为工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三是资金保障。要求每个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经费不少于2万元。市总工会还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定期开设劳模岗位技能培训班,划拨60万专项经费,建立20个实训基地,通过聘请高水平师资面授、实训等方式,使劳模的通用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四是宣传保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工人报刊、网络媒体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有效扩大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影响,如市总工会在创办的《咱们工人》栏目,以每周一期的形式在哈尔滨电视台固定播出。

  二、夯实基础,注重规范,逐步完善劳模创新工作室制度

  哈尔滨市总工会注重抓基础、抓规范,促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一是规范劳模创新工作室标准。明确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三有”原则,即有一个命名、有一块牌子、有一支团队;要求达到标志明显、场所固定、设施齐全、团队精干、职工参与、创新能力、制度完善、经费保障、资料完备、成效明显等10项基本要求;每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以一名在技术、业务、服务方面有专长、有一定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市级以上知名劳模为负责人,若干名劳模或职工组成,人员不少于5人,形成知识、年龄结构和技术层级科学合理的创新工作团队;建立完整的活动开展、学习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奖励激励、内部管理等相关制度,主要任务是结合生产实践,以实施技术改进、承担技术改造任务、负责技术难题攻关、落实职工合理化建议、审查技术方案、培养后备技术力量,引导和带领广大职工围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企业生产技术上的重点难点等开展达标竞赛、技能竞赛、专题合理化建议等。二是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制度。要求每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创新立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逐步建立完善月度例会、外出考察报告会、半年工作室推进会、年度总结会等定期上报制度,力求运作不断规范化,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学术研究讨论经常化。三是明确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目标任务。企业把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单位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和职工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予以重点培育和支持,结合单位生产、经营、科研创新的实际要求,每年确定一个以上的创新项目,并以单位与劳模工作室签约的形式进行明确和要求。市总工会每年对推行范围广、实用效果好、经济效益优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进行表彰,授予“哈尔滨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并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

    三、注重结合,相互促进,切实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作用

  市总工会注重把创建工作与劳动竞赛、技术创新、班组建设、职工素质提升等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务求使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凸显。

  一是注重把创建活动与劳动竞赛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推动劳动竞赛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专业劳动竞赛造就了劳动模范,而劳模创新工作室又推动了专业劳动竞赛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开展。全市企事业单位纷纷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组织开展各项专业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极大地调动和发挥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注重把创建活动与搞好企业技术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努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全市各企业充分发挥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上的资源优势,紧贴企业生产中的难点,开展群众性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活动,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三是注重把创建活动与“六型”班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一线班组的建设水平。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基础,提升一线班组的建设水平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班组成员依靠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一平台,定期进行交流研讨,加强团队协作意识,对生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并在实际生产中加以运用,一方面为企业生产效率及管理水平的提升贡献了力量,另一方面提升了班组成员的个人能力,逐步实现由劳模创新工作室向高技术人才创新工作室的辐射和延伸。

四是注重把创建活动与职工素质提升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通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市总工会以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通过师带徒、工人大讲堂等活动,充分发挥劳模在提升职工职业道德素质、技术技能素质和创新创优素质上的示范带头作用,以劳模为榜样,带动职工进一步树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职业素质,培养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学习创新知识、增强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技能,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四、突出特色,务求实效,不断扩大劳模创新工作室成果

“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市总工会高度重视,有关领导和部门多次深入全市重点企事业单位,鼓励支持各级劳模结合各自岗位和行业特点成立创新团队,对创建活动加强帮助指导,并列入市总工会年度重点目标考核项目,有效地促进了工作落实。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创建的市级以上劳模创新工作室就达59个,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20527项,发明创造598项,专利233项。

  全市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团结协作、集思广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工作理念,注重因人制宜、发挥专长,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劳模的潜能和智慧,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比如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秦世俊命名的“数控加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已经实现技术创新、小改小革685项,创造经济效益488万元,他首创的《逆向思维、反向采点加工腹板法》等20多种新型加工方法已纳入到产品工艺规程中,特别是在近期举行的中国——老挝工会论坛会上,他还作为中方一线劳模代表与老挝代表进行了工作经验交流。以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哈尔滨市劳动模范王宗林命名的“榫槽拉刀铲磨后角加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坚持以技术创效益,已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级专利,总年产值高达800多万元。可以看到,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一平台,各级劳模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依靠不平凡的技术真正实现了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相关标签

区县市总工会子网站

道里区 | 道外区 | 南岗区 | 香坊区 | 平房区 | 松北区 | 呼兰区 | 阿城区 | 双城区 | 五常市 | 尚志市 | 巴彦县 | 宾县 | 依兰县 | 延寿县 | 木兰县 | 通河县 | 方正县